如何防范和处理师生冲突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由师生共同构建的,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和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了教师和学生的不理解、不和谐,严重的还会带来师生冲突。这种冲突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甚至给师生造成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因此,如何防范和处理师生冲突,是每个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特别是防范,是重中之重,只有加强防范体系的构建,才能减少或消除师生冲突的发生。但冲突一旦发生,教师就要勇于面对,认真处理。
一、师生冲突概念的界定和形成的原因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因此,我们可以界定师生冲突就是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对立的、旨在阻止对方并实现自己目标的互动过程。引起师生冲突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1)由于观念不同而引发的师生冲突。由于学生和教师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如果教师强硬地利用教师权威去同化和影响学生,那么,师生冲突在所难免。(2)由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师生冲突。教师是社会要求的代表者,社会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威,学生要接受教师的领导或指导,一旦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表现不符,就容易发生师生冲突。(3)由于代沟而引起的师生冲突。年龄上的差异,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兴趣、思维模式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特别是在这个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师生之间的交往障碍愈加明显和突出。代沟是造成师生之间不理解、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师生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4)由于奖励和惩罚带来的师生冲突。奖励和惩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手段,但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奖励和惩罚的不公平,惩罚方式方法的不恰当,都是引发师生冲突的导火线。虽然引起师生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带有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来防范和处理师生冲突。
二、师生冲突防范机制的构建
1.了解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学希望全面地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必须全面地去了解人。了解学生,是教育的第一步。要了解学生,就必须首先找到切入点,即“投其所好”,找出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样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在这些方面引起共鸣,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一定的信赖感。然后,教师才能慢慢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内心世界中去,进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成长经历、性格、能力等。教师通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特点,为将来做好他们的工作奠定基础。由于学生是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进行反馈,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否则,对学生的了解就会停留在表面,处理问题时可能不符合实际,有失教育分寸,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甚至产生冲突。
2.以正确的教师威信影响学生
教师威信不是霸权,它没有强迫的意思,也没有强制性的力量。它不只是权力,它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学生对教师的报答,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为了维护他们眼中的所谓“威信”,不惜牺牲学生的尊严,甚至践踏学生的人格。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树立其威信,采用“高压”的手段,动辄恐吓、斥责、挖苦或体罚学生,结果适得其反。学生敢怒而不敢言,就会形成反感情绪,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心理危机或者爆发出来产生师生冲突。有的教师采取“疏远”的方法来树立教师威信,与学生缺少沟通,结果造成对学生的不了解,处理问题时很茫然,不能从实际出发,问题处理得不公平、不合理。这样,就给师生冲突埋下了导火线。有的教师想以“慈善”来树立威信,结果学生认为这个教师没有魄力,是个软角色,好欺负,该教师处理问题时,学生往往持不屑的态度,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和威信,可能会采取过激的行为导致师生冲突。有的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想以“友谊”树立威信,使得学生把他视为同龄朋友而不加尊重,甚至课内也是如此,结果在课内,组织教学都非常困难,而教师一旦发火,学生就会觉得此教师虚伪,和他们的友谊是假的,是装出来的。
那么,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并减少师生冲突,教师应如何树立威信呢?
教师要树立威信,首先必须尊重学生。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要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文明的行为修养,并能做到处处以身作则;必须具有教育教学知识,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样,才会树立正确的教师威信,使学生从心底里尊敬教师,学习教师正确的言行,真心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从而避免冲突的发生。
3.以宽厚的师爱感染学生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美感和道德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师爱是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教育爱;是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的爱;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爱能促进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俗话说得好:“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如一座坚冰构成的堡垒,只有以爱的暖流去融化它,才能进入堡垒,也才能对学生进行影响教育。“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加深对学生的爱,学生才能观察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也才能尊重教师,尊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热爱教师所讲的道理,从而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如果教师缺乏感情,态度冷漠,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使他们形成逆反心理,从而产生师生冲突。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教师让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幸福感就能成为学生继续做同类事情的动力源泉。”所以,教师对学生无私、宽厚的爱,会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利用从教师那里感知到的情感体验,去对待别人,逐渐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理性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而不是采用冲突这种较冲动、不理智的方式。
4.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沟通是构建和谐、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如果师生双方没有心灵上的沟通,就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冲突也在所难免。“人之相交,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只有通过交流,交谈,交心,才能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而沟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师生之间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和交往,进行情感联络及信息交流,才能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减少冲突的发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更快,了解信息的范围更广。由于青少年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不与学生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加强指导,学生就有可能形成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偏激的性格。那时教师要矫正学生,就会更费时,更费力。因为学生开始时就如一张白纸,教师可以直接把教育影响写在这张白纸上,一旦先写入了不好的影响,教师就必须首先擦去这种不利的影响,才能写入学校的教育影响。由于学生心理定势的影响,教师如果方法不当,势必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冲突进一步激化,甚至爆发严重的师生冲突。所以,教师要和学生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把他们一开始就引入到学校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中来。
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可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果教师不积极主动地去化解,矛盾一旦扩大,就会引发师生冲突。教师应看到学生是发展的、变化的,要和学生相互交流信息、知识、经验、思想等,使学生获得认同感,以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师生冲突的发生。
5.注意把握教育分寸,灵活运用教育机智
教师在教育态度、方法、措施和要求上要尽量做到恰到好处。恰到好处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它是调节一系列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矛盾的艺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赏罚有度。奖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但奖励必须注意分寸,在运用奖励时要采取尊重与要求相统一的原则,不能滥用,否则就会降低效果或引起不必要的矛盾。特别是如果不该奖励的学生或事受到奖励,其他学生就会觉得教师有失公平,从而产生各种矛盾。惩罚就更要注意分寸了,在运用惩罚时,必须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采取公正的态度。教师不应抱有成见或从个人的感情出发,对喜欢的学生的大过失给予较小惩罚,对不喜欢的学生的小过失给予较重惩罚。这种不公平的惩罚,会使学生与教师疏远,埋下不满、猜疑与愤恨的种子,为师生冲突埋下隐患。惩罚还应有灵活性,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和对象,机智地运用惩罚,不要一成不变,千篇一律。不管怎样,运用惩罚和奖励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持关切和爱护的态度,把握教育分寸,使学生心服口服,避免消极对立情绪的滋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运用教育机智,避免和化解冲突。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职业品质,是教育艺术的一部分。教育机智有许多种,其中幽默是化解矛盾的良方。幽默是教学机智的润滑剂,采用幽默的方法可以补救失误,化解窘境。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察颜观色”,看学生对教师言行的反应(亦即系统科学中的即时反馈),并根据反馈过来的信息即时评价,随时调整方式方法。当学生受到批评,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时候,或是觉得教师批评得有失公允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幽默的方式,化学生的尴尬为舒心、诚恳地接受批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不受伤害,维护学生的尊严。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对立和仇视情绪。当然,在采取教育机智时也要有分寸,要注意场合,要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学校中需要允许开玩笑,但不能把全部工作变为开玩笑的严肃,需要不肉麻的温柔,不吹毛求疵的公正,不软弱的仁慈,不拘泥细节的秩序,最主要的是需要持久的理智活动。”
三、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冲突
当师生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冲突呢?
1.要冷静,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
教师在遇到师生冲突时,应保持冷静,切忌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进一步激化矛盾,当然也不能用体罚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应迅速考虑引起冲突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冲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勿滥用权威,处理冲突要公平、公正、合理
师生年龄差异形成了师生心理上的不同态势。同时,由于社会赋予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责任,教师知识和经验的储备占优势地位,这就决定了教师处于优势,而学生处于弱势,形成了学生遵从和服从教师的心理和行为,树立了教师一定的权威。如果在处理冲突时,教师利用这种权威,采取武断甚至是蛮横的做法解决冲突,就会进一步激化矛盾。所以,教师在处理冲突时,不要滥用权威,要具有谦虚的性格,根据实际情况,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冲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灵活处理
由于学生性格各异,发生冲突的原因各异,加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所以在处理师生冲突时,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或迂回包抄,旁敲侧击,或严辞批评,或先扬后抑,或冷处理等。总之,利用在了解学生时获得的信息,找准学生的情感突破口,使其心服口服。但无论怎么处理,尊重和关心是基础。
4.重视反馈,做好后续工作
教师在处理完师生冲突后,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反馈,了解处理效果如何。如使许多学生感觉到不公平、不合理,就要反思所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分寸是否恰当,如不恰当,就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补救;如恰当,还应做好学生的后续工作,让学生通过教师持续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当然,教师也应审视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是否合适,经过反省,提高自身处理冲突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逐渐做到对师生冲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防范于未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防范和处理师生冲突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与学生加强沟通,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来防范师生冲突。如果冲突已发生,就应本着公平、公正、合理以及尊重、关心学生的态度,机智、冷静、灵活地加以处理,使师生关系保持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