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职学校为例谈项目教学法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并存,根源在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有问题:培养学生是要面向职业岗位还是面向职业岗位群;学生的能力培养是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是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发展学生社会能力、自学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是选择学科型逻辑还是工作过程逻辑;课程整合是需要课程间相关教学内容的拼接还是课程内相关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整合;教学组织方式是大班型、集中化还是小班型、小组化。因此,需要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教育现状,以此来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着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宜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即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与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课题研究相比,项目活动设计更偏重于操作和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项目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项目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在这里,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二)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到探讨,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整个过程中,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为蓝本,旨在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通过参与,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生学会自学,这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项目教学法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他们需要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同时,通过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三)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1.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对老师与学生的束缚很大,老师制约学生,学生反过来作用于老师。以中职学校为例,学校的培养方针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技术,最终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这里的技术不仅仅包括专业技术,更多的是学习的技术,生活的技术,因此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学生的厌学情绪、自身的能力以及思想觉悟、老师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与时代发展脱节的教材,都在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就是课堂的主导力量,学生对老师的绝对信任,思想观念上的“逆来顺受”,使学生无法成为课堂的真正主导者,而老师又因为观念及惯性等因素,很自觉地在主导课堂。在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老师教的各个方面,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改变老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此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思维逻辑、领导与合作、适应能力等,可以被看作是社会中的一种普通行为,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做法。同样是以中职学校为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主导力量,仅仅是个协助者,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共性的学习,而是以个性为主。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及要求,需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及探索,初步制订方案,以锻炼思维模式及反应能力,学会分析是关键;接着是小组内部的讨论,项目教学法多采用小组的方式来组织学生,每一小组由6~8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动)学生组成,设置一名组长,小组成员在选择时更多地考虑能力的互补,这样才能体现项日小组的真正价值。小组内部及外部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当组长无法组织小组成员完成指定的项目时,小组成员有权撤换组长,而当另一小组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于无法很好地协作时,其他小组有资格收购该小组,以扩充本组实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组织及领导能力,让学生更早地体会社会的残酷,更早地知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讨论完毕,每个小组根据问题的实质结合小组的自身水平,草拟方案,之后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模拟解说,针对顾客可能提出的问题构思应答方案,作为反馈顾客的初期准备。在听取各小组解说后,老师提出针对性问题,此时做得好的小组可得到赞赏,当然,鼓励表现不佳的小组也是必要的,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老师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这正是考验老师的好时机。获得肯定的小组会很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而对于做不到位的小组,则会吸取教训,努力做得更好。小组开始实施项目即着手设计与制作,小组多采用分工制或是比较制,根据计划书采用学生熟悉的知识技能,这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采用分工制的小组,即是在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又是在培养小组的协调性,而采用比较制的小组则是培养学生独挡一面的能力;学生在提交作品之前,小组要对自己的作品做最后复察,进行检测,旨在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行事态度,提交作品后,耐心听取“客户”的建议,对于“客户”不满意的部分要做出修改,而对即将完工的作品提出建议,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最后,当各小组完成项目的制作后,由老师作为项目的组织者,为各小组的作品提供一个展现的平台,让各小组之间对作品提出意见及建议,并从中学到别人的优点,摈弃缺点。这个平台即足创意的平台,也是劳动结晶的平台,即是交流的平台,也是相互帮助的平台。通过组织类似的项目活动,学生们才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技能有更深刻的印象,才会珍惜在校的这段时光,学会与别人相处与交流,学会更多在书本上没有知识。而对于老师来说,项目教学实际也是给自己开创一个提升的空间。现阶段大部分老师都仅仅是专才而非多才,比如教计算机的,对计算机很有了解,可是一旦涉及营销、商务或是会计类的,老师们大都会望而却步,因为他们都没有接触过。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始。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此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老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工作,例如安排他们与项目的有关人员、专家等谈话(实地考察);老师提供资源(利用多媒体及相关的录像、相片、故事和音乐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老师为学生进行调查提供各种建议。在此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工作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第三阶段:活动的结束。由老师安排一次项目活动总结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让他们有目的地展示自己开展活动的全部成果,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分享他人成果的快乐。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
(五)总结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老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协助者,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如何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亲爱的顾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写作100代写网,如果您有撰写稿件的需求,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在线QQ咨询:270459459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学法需走“折中”之路
下一篇:关于物理新情境问题的教学应用
关键字Tags:中职学校,项目教学法,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