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师宗县结合各地旱情特点,一手抓抗旱保民生,一手抓春耕促发展,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民生大事来抓,层层落实分解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包乡、科级干部包村、股所干部包组、一般干部包户”的“四级包保”抗旱工作机制,深入扎实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抗旱救灾保民生保春耕活动”。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加大投入抗旱救灾的积极政策,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基本常识,以坚定广大人民群众夺取抗旱救灾胜利的信心。在保民生上,以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加强缺水情况监测,制定一村一策应急供水方案,对能寻找新水源引水的尽量引水,对不能寻找新水源的发动群众运水,对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力的农户安排专人送水,千方百计确保群众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2058辆机动运水车、寻找新的水源点96处,新建管网工程32处、打井594眼。
为确保大旱之年农业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该县把抓春耕促发展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间作复种扩大面积、突出效益调整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总体思路,明确今年大、小春粮食播种面积55.5万亩,产量1.74亿公斤,农民增收10%以上的目标,强化科技措施落实,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强抗旱宣传和技术培训,实行“领导分片、部门驻村、干部包户”,深入一线,采取“挂农户、插牌子、亮身份、定目标、包产量、兑奖惩”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对农户进行科技指导服务,确保科技人员到村、技术要领到户、良种良法到田。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技术,提高晚秋复种指数,主要通过玉米套豆类(马铃薯),晚秋烟薯套种,桑果园立体间套蔬菜、豆类、绿肥等方式,大春粮播面积由原计划的29万亩增加到34.5万亩,晚秋粮食播种5万亩,并保障各类农资充足供应。立足旱情实际科学规划布局,突出抓好品种结构、粮经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立足水源实际大力推广耐旱作物品种,水稻播种面积由原计划的6万亩调减到2万亩,玉米播种面积由16万亩增加到24.5万亩,马铃薯面积由7万亩增加到8万亩,并坚持涝能排的标准进行水田改旱。特色产业发展按原计划不变,重点抓好以丹凤海晏片区为主的露地蔬菜标准园建设,发展以辣椒、生姜等为主的蔬菜27万亩;抓好以葵山马湾为主低产桑园改造1万亩,以雄壁为主新植桑园0.5万亩;抓好以薏仁、三七、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以万寿菊为重点的工业用原料花卉和以百合为主的鲜切花示范基地建设。并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维权等服务工作,积极引导农民有序输出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努力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实现旱灾损失劳务补。与此同时,该县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深入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围绕节令,结合水情,分区分片梯次育苗,水稻推广钵盘育秧、湿润撒播育秧,玉米推广营养钵(袋)育苗,蔬菜、万寿菊、中药材等采用营养袋假植和追施腐熟清粪水等措施按照大田面积育足秧苗,大田计划在4月15日前翻犁结束,并适时做好拉线打塘、肥料准备等工作。在保障雨季来领能适时移栽播种的同时,该县坚持沿路开发、集中连片,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玉米高产创建面积由上年2万亩扩大到4万亩,核心示范区扩大到1万亩,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育苗移栽、地膜覆盖、人工拉线打塘、湿直播等抗旱节水增产技术,水稻高产创建面积扩大到1万亩,做到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集成配套技术综合应用。蚕桑、水果、中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按各自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在海拔1800米以上地区实行玉米地膜全覆盖。
上一篇:抗旱救灾演讲--奉献爱心 情系民生
下一篇:女警西南抗旱救灾演讲稿
关键字Tags:行动,西南,演讲,万亩,面积,抗旱,